丹佛高原的夜晚本该是掘金队的主场堡垒,然而在刚刚结束的NBA常规赛中,球队却遭遇了一场令人错愕的溃败,而更让球迷们揪心的是,球队核心之一的小迈克尔·波特(Michael Porter Jr.)彻底陷入投篮迷思——全场出战32分钟,9次出手仅命中2球,三分线外6次尝试更是只进1球,最终仅得到7分6篮板1助攻1盖帽的惨淡数据,其个人正负值低至-25,成为全队效率最低的球员。
比赛从第一节开始就弥漫着不寻常的气息,小波特在首节获得4次出手机会,包括两次空位三分和一次中距离跳投,但全部偏出,唯一命中的是一记突破后的抛投,但这根本无法缓解球队的得分荒,对手趁机打出15-4的攻击波,而小波特在场时球队净输12分,这为他整晚的低迷定下了基调。
进入第二节,教练组原本希望他通过调整找回手感,但事与愿违,小波特又尝试了3次三分出手,只有一次在弧顶接到约基奇分球后命中,其余两次甚至未能碰到篮筐,半场结束时,他的数据定格在5投1中,三分4中1,仅得3分3篮板,更糟糕的是,他在防守端屡次被对手针对,换防速度慢、协防意识薄弱的问题被无限放大。
下半场情况并未好转,小波特在第三节一度被按在板凳席,但重新登场后又一次三分打铁,随后的一次中距离跳投也弹框而出,尽管他努力拼抢篮板并送出一记盖帽,但进攻端的迷失让球队始终无法迫近比分,当他在第四节还剩8分钟时被换下,掘金主场球迷甚至发出零星嘘声——这是丹佛球迷近年来罕见地对这位天赋异禀的年轻人表达失望。
纵观全场,小波特的投篮选择值得商榷,他多次在进攻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强行出手干拔三分,而不是通过传导球寻找更好机会,据统计,本场他6次三分出手中有4次是在防守人距离不足4英尺的情况下完成,命中率仅为25%,他在无球跑动和挡拆配合中也显得心不在焉,多次与约基奇出现传跑失误。
这场比赛无疑暴露了小波特技术层面的短板,他的投篮机制虽然流畅但缺乏稳定性,一旦手感不佳就难以通过其他方式影响比赛,他的进攻手段过于依赖跳投,本赛季篮下出手比例仅占28%,而一旦远投失准,他的进攻威胁就大幅下降,更重要的是,他的防守专注度一直备受诟病,本场多次漏人让对手轻松得分。
从球队战术层面看,小波特的低迷打乱了掘金队的整体部署,原本设计的三巨头进攻体系因为其中一个点的瘫痪而运转滞涩,导致约基奇和穆雷被迫承担更多进攻责任,最终全队助攻数创赛季新低,主帅马龙在赛后新闻会上坦言:“当你的首发前锋只有个位数得分时,想赢球会非常困难。”
这并非小波特本赛季第一次表现失常,近五场比赛他的三分命中率仅有31.2%,远远低于赛季平均的37.8%,更令人担忧的是,随着季后赛临近,这种状态波动可能成为球队争冠路上的致命隐患,要知道,上赛季季后赛中他就曾因投篮不稳定而多次在关键时刻被换下场。
从更深层次看,小波特的问题或许源于心理层面,作为曾经的全美第一高中生,他背负着天才射手的标签,但也因此容易陷入“必须用投篮证明自己”的思维定式,当连续投篮不中时,他显得愈发急躁,而不是冷静调整进攻方式,这种心态需要教练组和心理辅导师及时干预。
对比联盟其他顶级锋线,如塔图姆、伦纳德等,小波特在技术全面性和比赛适应性上仍有明显差距,这些球员即使投篮失准,也能通过防守、组织或突破造杀伤等方式帮助球队,而小波特若想真正成为超级巨星,就必须尽快补上这些短板。
对于掘金而言,如何帮助小波特走出困境已成为当务之急,可能的方式包括:增加他在低位的单打战术,利用其身高优势创造更轻松的得分机会;设计更多无球空切配合,减少勉强出手;甚至考虑暂时调整轮换顺序,让他在第二阵容寻找手感,毕竟,球队若想在竞争激烈的西部突围,需要每一个核心球员都保持稳定输出。

这场比赛虽然只是一场常规赛,但给掘金队敲响了警钟,天赋固然重要,但如何将天赋转化为持续稳定的表现才是争冠球队的关键,小波特需要尽快从这场比赛中吸取教训,否则不仅个人数据会下滑,更可能影响球队的季后赛前景。

丹佛的球迷们仍在期待那个能单场轰下30分、用一连三分雨浇灭对手希望的小波特,但在此之前,他必须先学会在投篮失准的夜晚,用其他方式帮助球队赢得胜利,通往巨星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,而这场9中2的比赛,或许正是他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阵痛。
发表评论